机床主轴轴承是精密机床及其同类设备的主轴轴承,可以保证精密机床的工作精度和使用性能,因此对于机床主轴轴承的运行精度要求较高,所以角接触球轴承通常作为
机床主轴轴承来使用。一般将主轴轴承的精度寿命作为其基本额定使用寿命,未达到此寿命的轴承判定为失效。下面,中大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机床主轴轴承失效形式有哪些及其原因是什么吧。
一、机床主轴轴承失效形式
1、异常剥落
异常剥落多发生于轴承使用中期甚至是早期,与疲劳剥落形成原因相比,异常剥落多是由于安装不当、润滑不良、选型和预载荷不当及承受载荷过大等因素引起。
(1)安装不当
角接触球轴承正常工作时,其滚动接触面固定,非工作面不存在接触,因而不会发生剥落。当轴承沟道非正常工作面出现了剥落,可能是因为安装不当所造成的。
(2)载荷过大
受到冲击载荷后,角接触球轴承沟道出现压痕引起剥落。在沟道面出现压痕后,轴承转动时,钢球每滚过一个压痕就产生一次冲击,对压痕产生一次碾压作用。外载荷越大,碾压力就越大,在短时间内,压痕就会产生片层状的疲劳剥落。
2、异常磨损
(1)润滑不良
角接触球轴承工作时除了滚动外,还不可避免地出现滑动,润滑油的作用就是将滚动体与沟道面隔开,降低因摩擦引起的疲劳剥落。当轴承出现大面积点蚀的时候,说明在工作中,钢球与套圈之间油膜不足以将两者隔离,钢球与沟道面直接接触,从而出现早期疲劳剥落。
(2)微动磨损
因轴承内径与轴之间为过盈配合,工作时轴承内圈与轴同步旋转,正常情况下两者之间相对运动量极小,可认为基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是当过盈量不足时,轴承内圈与轴之间会出现相对反复的微小滑动,通常称这种因微小滑动引起的磨损为微动磨损。微动磨损中出现红褐色金属屑,说明原本因法向压力而处于粘着状态的两接触面,因为微小滑动使粘着区被破坏,有金属颗粒从零件表面被拉拽下来或表面被擦伤,引发粘着磨损。粘着磨损中出现的磨粒又引发磨粒磨损,造成套圈内径沿滑动方向出现划痕。因而微动磨损可认为是由粘着磨损和磨粒磨损共同作用形成。
(3)蠕动
蠕动多为轴承配合面上出现间隙,导致两配合面圆周方向发生相对滑动,使配合面上产生磨损。发生蠕动的配合面上呈现镜面状的光亮色或暗淡色,蠕动部位与零件原表面有明显区别。
3、烧伤
烧伤是主轴轴承容易判断的一种失效形式,一旦出现套圈、钢球变色,均可认为轴承发生烧伤,处于报废状态。轴承运转过程中,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钢球、内圈、外圈,故钢球变色严重,因高温而碳化损伤。造成烧伤的主要因素为轴承预加载荷过大,润滑冷却不良以及安装不当等。
4、其他失效形式
精密机床主轴轴承早期失效形式还有破损、裂纹及锈蚀等。
破损主要是由于安装不当,过大的冲击载荷导致轴承零件损伤。
裂纹主要是由过大的冲击载荷、过大的过盈量以及内部裂纹和剥落的扩展所致。而剥落的扩展可能导致轴承断裂。
锈蚀主要由潮湿环境及防锈不当引起,微动磨损也能造成轴承锈蚀。
二、机床主轴轴承失效的解决措施
1、正确选型,合理设计。避免因过载等原因造成轴承失效。
2、正确地安装,避免在安装时滚动体受力过大。
3、良好的润滑,选择黏度适合的润滑脂,并严格控制填脂量。一般注脂量占轴承自由空间的15%~25%。
4、检查轴承安装相关部件,保证轴承工作时处于均匀受力状态。
5、对配对使用的轴承,应选择合适的预紧力。
6、定期维护,及时更换达到使用寿命的轴承。
上述即是机床主轴轴承失效形式有哪些以及相关解决措施的内容介绍,角接触球轴承通常可用作机床主轴轴承,由于工作时间较长,很容易出现某些失效现象,需要及时修理维护。同时,也要选择高质量的角接触球轴承。洛阳中大是
角接触球轴承厂家,生产的角接触轴承精密性好,型号丰富,质量可靠,耐磨耐用,欢迎有需要的客户致电咨询。